打分赢礼品,欢乐享不停!

白酒 不是谁想做都可以

发布:广告点评网 2013-10-24

   产业资本对白酒行业的“钟爱”,更多是基于白酒行业良好的成长性和较高的毛利率。一位业内人士称,白酒的消费前景良好,经济周期波动对行业的影响相对不明显,消费群体和市场都比较稳定,而且,伴随着白酒价格的逐步提升,白酒行业的毛利率相对较高,因此为业外资本所青睐。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业外资本饮酒有资金优势也有可以借鉴的管理优势

  白酒行业内的大小生产企业尽管多达三万多家,但同时具备品牌、渠道、基酒及良好管理的白酒资源则并不丰富,因此,在各路资本竞相追逐角力的过程中,那些有着良好发展前景及并购价值的白酒企业的并购价格便越来越高。

  事实上,白酒作为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同企业的文化、所处地域、经营理念都有着极大的关系,不同的白酒品牌不仅口感风味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甚至营销理念和经营模式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业内资本的专业性可以是优势,但也同时会被视为劣势。除了金融资本掀起对白酒企业的财务投资并购热潮之外,产业资本对白酒的收购整合也方兴未艾,而产业资本更看重的则是对白酒行业的战略布局。

  业外资本饮酒,就如同:卖猪时代到来

  背景一:企业应该当儿养、当猪卖 -- 朱新礼!十年前,朱新礼在广州上一个培训班,听一位专家讲课,这位专家说中国很多企业家总是把企业当儿子养,养一辈子,养到死,等自己死了儿子也死了。背景二:99.9%的企业活不过百年!资本的本质:买猪、卖猪?买猪、养猪、买猪?买猪,养猪,卖猪。业外资本:进场的时机把握,养猪能力,催肥的技巧,卖猪时机的把握,“猪”以稀为贵!理由一:存栏量越大,价格可能越低!理由二:存栏量少的前提必须是经过大部分养猪人赔本、瘟疫等折腾。理由三:在存栏量最大的时候买猪仔,在存栏量最少的时候卖猪肉!1,把企业当儿子养,但是不会当猪卖。养一辈子,养到死,等自己死了儿子也死了。宁可饿死也不能卖儿子!现实:目前太多的猪是天蓬元帅一级的人物,国资身份。有的甚至是鬼神不分(体制不清),买不了,也养不起,更是不敢养。猪妖的背后是神仙,是佛爷。会买,会养,会卖--这就是战略,投资:无非就是买猪种的问题,买的哪个品种的猪,简单一点:问“现在适合不适合买猪仔?”,现状就是:懂资本的不懂酒,懂酒的不懂资本,目前行业利润太高,买不得,什么时机能买:一是行业总利润下降靠近到400亿,行业见底;二是行业利润集中到前几名企业手中,买猪仔时机到来;三、酒企目前是地方的现金牛奶,只有牛死了(病了),才便宜;四、业外资本进入白酒的,成功率很低。业外资本饮酒:(1)激情已过,悠着点;(2)抄底时机没到呢,坚持住;(3)别整天想着在酒行里面当老大,水深着呢!。

  小结:业外资本饮酒 火得快 死得更快

  业外资本或者外资进入白酒行业,会带来巨大的阵痛调整和变化。其实目前的白酒行业和2000年初的啤酒有些类似。不说宏观,从微观上来说,不断提高白酒的品牌理念和专业化运作需求,对于专业的运作方式和专业化人才需求增加;管理观念的转变和流程化、体系化、专业化的提升,白酒行业在企业管理、销售管理、甚至具体到媒体投放、采购订单存在隐患和漏洞。业外资本做酒水,就怕走弯路!带来新东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资本与酒结缘因为利起,烧钱不见好结果是,他还是会很心疼的!投资一个酒厂至少要看三年,三年别指望赚钱,第二就是目标不能太高 要低下头做市场,外来资本往往喜欢高举高打,死的会很快。

  真理都让猪吃了:业内资本“败下阵来”

  对于白酒业内资本而言,对白酒企业的并购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收购掌握更多的品牌、渠道抑或基酒资源。

  由于白酒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整体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差,全国白酒生产企业约3万余家,而前十家企业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工信部、发改委日前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支持白酒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型酿酒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2011年8月,有着西北地区酒业之王之称的ST皇台(000995)推出重组方案,拟以14.78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5500万股-6500万股,募集资金用来收购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1%-100%的股权。据评估,山庄集团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78146.01万元。

  小编插语:收购 入股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联想控股并未宣布收购乾隆醉酒业87%股权的价格,但据该知情人士透露,乾隆醉酒业的整体估值约为18亿元左右,但ST皇台给出的山庄集团的评估值为7.8亿元,后来尽管皇台方面的报价调高至近9亿元,但仍远远低于乾隆醉酒业的估值,这也成为双方难以谈拢的主要原因。

  业界认为,有着白酒专业背景的业内资本在白酒竞争格局、行业发展趋势、甚至产品营销定位上都有相对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业内资本的专业优势。但正因为如此,业内资本对于估值问题也会更为客观谨慎,通常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面对拥有资金优势、对并购对象势在必得的“外来和尚”———业外资本之时,便不具备优势了。资金实力显然是被并购的白酒企业当下最为看重和最需要的。

  事实上,白酒作为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同企业的文化、所处地域、经营理念都有着极大的关系,不同的白酒品牌不仅口感风味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甚至营销理念和经营模式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业内资本的专业性可以是优势,但也同时会被视为劣势。

  随着各路资本对有限的白酒并购资源的“跑马圈地”,未来可供选择的白酒企业标的在逐渐减少,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产业并购,投资和并购成本大幅上升将成为主要趋势,随之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小结:古有群雄逐鹿 今有群资逐酒

  白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行业生产与销售均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011年白酒行业收入和产量增速均创历年新高,而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几年白酒业稳定增长的趋势并不会改变。

  此种“底气”引来各路资本的追逐,白酒行业走向集中是大势所趋。在并购整合的过程中,各路资本的较量逐渐显露:创投资本觊觎白酒业的高额利润和高额回报,或者布局产业,或者进行财务投资;业内资本为扩大市场份额,亦加码整合并购。前者有资金优势,后者有专业优势,对于更需要借力资金提升品牌、开拓市场的酒企而言,拥有大量资金的业外资本无疑更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在各路资本角力的过程中,白酒并购价格被越推越高,并购风险也逐渐加大。

  后记:制胜关键 调和“懂资本不懂酒” “懂酒不懂资本”

  业外资本的进入,共同的目的应该是将市场搞活!

  相比于其他行业,白酒行业还属于产业链比较封闭的行业。业外资本的进入,将打破传统的白酒生产模式,使白酒产业的分工更加合理。我认为理想的白酒产业应该是:白酒的研发、生产、品牌、销售等都合理分工,未来形成分别以酒水研发、酒水生产、酒水品牌管理、酒水销售为主业务的大型企业。现在白酒产业的分工还仅仅局限在销售和渠道的初级阶段,白酒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的整合,白酒的几个环节里面,最值得业外资本投资的是原酒和品牌,白酒研发需要资本的长期关注,短期获利的可能性不大,关键不在于“懂资本不懂酒”,而在于“懂酒的不懂资本”。



    来自于:中国酒业论坛